首页

国产调教女奴

时间:2025-05-30 00:37:55 作者:安徽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浏览量:12523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公众

  科普影响扩大 游憩线路丰富(美丽中国)

  本报记者 常 钦

  核心阅读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的建立,不仅保护了自然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空间。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和重要进展,形成了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格局。

  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实践,也是我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的重要抓手。首批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设立以来,保护格局、保护水平、保护能力等方面进展明显、成效显著。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相关情况。

  制定出台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监测评估、资金项目等10多项制度办法标准

  9月4日,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正式挂牌。武夷山国家公园横跨福建、江西两省,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其中,福建省域内1001平方公里。

  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管理局局长方燕鸿介绍,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片区涉及4个县(市、区)、4.58万人,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建立以社区群众为中心,服务绿色产业、服务环带建设、服务前置审核、服务环境整治的“一中心四服务”协调发展机制,支持打造生态茶园和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不断壮大茶、旅、竹等绿色产业。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保护地司司长张利明介绍,国家公园是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制度创新。国家林草局会同有关部门、地方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全力推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出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等重要文件,审查批复第一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制定出台国家公园创建设立、监测评估、资金项目等10多项制度办法标准,基本构建了我国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初步建立了中央直管和中央委托省级人民政府代管两种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以及主体明确、责任清晰、密切配合的央地、部门、园地协同联动机制。强化支撑保障,指导完成东北虎豹、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组建工作,设立大熊猫、东北虎豹、雪豹、长臂猿等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初步建立起中央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

  张利明介绍,国家公园从试点探索到正式设立、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阶段性成效和重要进展。去年,国家林草局委托中国科学院等单位50余位专家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国家公园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旗舰物种数量持续增长。藏羚羊增长至7万多头,雪豹恢复到1200多只,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从40年前的仅存2群不到10只增长到7群42只。

  二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实现整体保护,保护了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连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

  三是民生持续改善。近5万名社区居民被聘为生态管护员,年均获得工资性收入1万—2万元。实施野生动物损害全域保险、生态搬迁、入口社区和示范村屯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

  全力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我国是野生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高等植物就达3.8万余种,其中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达4000余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约1200种。

  揭牌以来,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成效显著。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3624号,250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0种、珍稀濒危植物65种。华南国家植物园新增收集活植物7596号,244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70种、珍稀濒危物种359种。

  国家林草局动植物司司长王维胜介绍,我国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全力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主要开展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

  ——积极推进国家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国家植物园和华南国家植物园设立后,国家林草局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实地调研,指导其编制建设方案,支持种质资源库、珍稀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基础设施、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等建设项目,积极推进各项建设工作。

  ——科学布局国家植物园体系。国家林草局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科学院在全面调查了解我国植物园体系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的建议,编制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在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基础上,再遴选出14个国家植物园候选园纳入空间布局,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优势互补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不断夯实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技术支撑保障。去年以来,国家林草局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了《国家植物园设立规范(试行)》《国家植物园创建、设立和建设工作程序(试行)》,组建了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编制了《国家植物园考核评价规范》等标准规范,为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植物园体系提供坚实技术指导和基础保障。

  ——有序推动新的国家植物园创建设立。目前,国家林草局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正在组织专家加强对国家植物园创建工作的技术指导,组织开展新的国家植物园符合性认定评估、设立方案论证等工作,推动各植物园明确定位,强优势、补弱项、提质增效,稳妥有序推进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王维胜表示,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建立健全布局科学、动态开放、协同高效、保障有力的国家植物园体制机制,逐步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

  实现全民共享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目标之一,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游客能不能进?国家公园中心副主任安丽丹介绍,国家公园成立3年已经取得了明显的保护成效,生态成果要更多更好地惠及公众。

  我国国家公园实行分区管控,核心保护区严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区适宜的区域,可以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游客可以进入相关区域体验感受。

  目前,5个国家公园都根据自身独特的自然和文化禀赋,向公众开放了丰富的线路和区域。比如,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设置了10条生态游憩精品路线和科普廊道,五指山、吊罗山、黎母山等都是知名的目的地。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规划了广元唐家河园区、雅安喇叭河园区、眉山瓦屋山园区3条独具特色的游憩线路以及11处成熟的游憩区域。

  安丽丹表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首要任务,发展要以保护为前提。全民共建共享、共同保护,全社会共同参与,是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

  科普教育影响明显扩大。国家植物园打造《万物共生大讲堂》科普讲堂,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2023年游客量为380万人次。华南国家植物园7个自然教育课程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生态环境教育典型案例”,202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弘扬科学家精神示范基地、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等。2023年,华南国家植物园游客量为242万人次。

  “国家植物园是开展自然教育的平台,全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是实现生物多样性高质量保护的基石。”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志翔介绍,国家植物园通过温室、专类园、标本馆、种质资源库、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对植物类群进行系统收集、完整保护、高水平研究和可持续利用。国家植物园展示收集、保存的野生植物,对提高大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9日 14 版) 【编辑:李润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阿拉伯文版推介会在开罗举行

泰国商业部外贸厅官员帕瓦特里·汉纳隆表示,他体验过中国制造的新能源汽车。这些汽车搭载着先进的科技,驾驶起来平稳舒适,给他一种轻松的驾驶体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支持泰语语音操作,给泰国人的驾驶提供了极大便利。

中国首个离岸式人工岛机场航站楼开工建设

“当天台下5000个座位全部坐满,还有很多观众站在场地周边观看演出,我们很激动。”陈娇颖告诉记者,社团的成员大多是当地的华人和中国留学生,并非专业的舞蹈或歌唱演员。如何编排一个25分钟的节目曾让大家苦恼。

宁夏银川:民众乐享冰雪运动

据了解,今年系论坛创立以来首次在海外召开,以“共同行动 共创未来”为主题。近40位外国前政要、国际组织前负责人以及20多位中外专家学者将出席论坛,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安全挑战、世界经济前景、全球治理、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民间交往与文明互鉴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完)

济南发布“1+5”系列蓝皮书 坚持学科、智库建设双驱动

海渡雄一是日本知名律师,这次由他和几位律师牵头发起的诉讼,原告已经超过360人,他指出核污染水排海从法律层面来说已经造成侵权。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陈霁洋:青春热血育英才 自强之花绽芳华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行为,维护正常市场秩序。消费者可通过12315平台举报价格违法行为。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